展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4-06-04 15:56:51 来源: sp20240604

  《六谷儿》剧照。   出品方供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有一句俗语:“吃了五谷儿想六谷儿。”“五谷”就是“五谷丰登”的“五谷”,指的是物质生活,“六谷”则指精神追求。这也是电影《六谷儿》片名的含义。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扶持的电影《六谷儿》在北京首映。该片取材于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的事迹,讲述县文化馆干部李震宏带领村民们组建合唱团,唱响了村、镇、县、市、区五级舞台,还登上了《新闻联播》,申报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受到文化和旅游部表彰,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的故事。影片由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出品,李震宏和全体农民合唱团成员出演。

  据介绍,大战场镇于1983年作为移民吊庄(指把贫困地区群众整体跨区域搬迁,有将村庄直接“吊”过来的意思)开始建设,最初,这里只有宁夏南部山区搬迁来的移民群众,如今已有全国14个省(区)、58个市(县)的群众自发移民到这里生活。日子过好了,农民对精神文化有了新追求。李震宏认为,“唱歌能改变人的精气神”“每个人心里都有对美的追求,音乐就是美”。2019年,他来到红宝村担任文艺辅导老师,组织村民成立了合唱团。现在合唱团的60多位成员中,年龄最小的30多岁,最大的70多岁,平均年龄约50岁。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营生,但不管白天多忙多累,晚上只要微信群吹响“集合号”,大家就按时聚齐,练习唱歌。

  合唱团就像散发着无穷能量的“魔力棒”,让很多村民着迷,也让大家受益匪浅。不识字的村民从自己的名字学起,认识了很多字;酗酒的告别了酒局;赌博的离开了牌桌。团员们在这里培养兴趣、化解矛盾、聊天交友、调节情绪、慰藉心灵。文化的浸润,给变荒滩为绿洲的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大家深深感到,参加合唱团后,每个人都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的事迹见诸媒体后,引起了导演刘苗苗的关注。她3次到大战场镇体验生活,感受团员们的欢乐,倾听、记录他们的故事。经过5年努力,合唱团的故事终于被搬上银幕。业内专家认为,这部写实性音乐故事片以新闻底色、纪实手法和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成果和广大农民投身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精神面貌、文化自信,也启迪更多人对乡村文化建设和群众心灵建设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刘苗苗回忆创作过程时表示,影片中有80多个非职业演员,需要更多指导和鼓励,但“非职业演员的大笑那样清脆爽朗,是职业演员演不出来的效果”。她说:“我的心愿是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有千千万万像李震宏这样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们不计名利,忘我工作,发掘、辅导了很多文艺人才。”她也相信,有了李震宏他们在广大群众中播下的艺术种子、培植的文艺沃土,“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中一定会出现更多杰出的演奏家、作曲家、歌唱家,登上世界最辉煌的音乐殿堂”。

(责编:袁勃、赵欣悦)